11月9日,由香港科技青年聯合會主辦、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指導的「未來香港」2025創科大賽暨科技人才論壇於香港科學園高錕會議中心舉行。活動以「虛實共生,資鏈未來」為主題,結合「賽事+論壇」模式,聚焦促進內地科創技術與香港金融資源對接,推動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建設。
本屆大賽自六月啟動,共吸引全國200餘家科技企業參加,涵蓋人工智能、醫療健康、先進製造和新能源環保等前沿領域。經多輪評審,12支兼具技術突破與商業潛力的隊伍晉級決賽,以「3分鐘講演+5分鐘問答」形式角逐。
評審團由香港內地經貿協會會長黃炳逢領銜,來自投資、產業和學界的專家從技術創新性、團隊能力及市場潛力等維度評分。最終,河南中科清能科技奪冠,蘇州英諾科醫療及廣東清瀾華創分獲亞季軍,所有獲獎團隊將獲得香港資本市場及產業資源對接支持。值得一提的是,大賽首次增設無錫、福州賽道,拓寬內地與香港的科技合作網絡。
論壇環節政產學界領袖雲集,共探創科金融新藍圖。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致辭指出,建設國際創科中心的核心在於人才與產業生態並進。他強調,「虛」的理念要轉化為「實」的價值,離不開人才的支撐與制度優勢。他以自身「新香港人」經歷為例表示,香港沒有新舊之分,一國兩制及法治、金融環境是其核心競爭力,歡迎更多內地與國際科技人才來港發展,並高度肯定科技青年聯合會在促進兩地創科合作上的貢獻。
聯合會創會會長胡盛龍強調,香港科創從非孤立,而是連接內地與世界的橋樑。聯合會秉持「植根香港、服務社會、團結青年、科技報國」宗旨,推動兩地資源對接。本屆增設的內地賽道正體現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方向。他透露,聯合會正籌建產業園SPAC平台,將為科創企業提供更靈活的融資渠道,鼓勵年輕創業者勇於在香港開創新局。
主旨演講與圓桌討論聚焦科技金融和RWA(實物資產數字化)趨勢。滴灌通集團創始人及主席李小加指出,科技將是未來數十年的核心動力,區塊鏈與虛實融合為資源重構帶來新模式。
李提出,中國的產能與美國的流動性可通過鏈上機制實現重塑,為全球經濟提供新動能。香港大學副校長兼Web3.0協會首席科學家汪揚教授在線發表演講,分析RWA在連通實體與區塊鏈方面的潛力與挑戰,呼籲利用香港的監管與法治優勢推動RWA合規創新。與會嘉賓並就「RWA商業化路徑與治理框架」展開深入探討,認為香港在技術驗證與監管沙盒機制上的優勢,將為RWA規模發展提供支撐。
「未來香港」系列活動以賽促融、以賽促創,全面貫通內地科創與香港金融兩大生態,為粵港澳大灣區「國際科技創新中心」建設注入新動能。隨著活動品牌持續深化,香港正成為「內地技術、全球市場」融合的樞紐平台,助力中國在全球科技競爭中佔據更高位勢,書寫科技自立自強的新篇章。







